梦远书城 > 歌德 > 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 | 上页 下页
译本序


  一、写作经过。究竟本书是一部剧场手册呢,是生活方式的连环图画呢,是十八世纪的德国教育史呢,还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叙事长篇小说?要作出比较正确的回答,让我们先看看本书的写作经过。

  德国大诗人歌德(Johann Wolfgangvon Goethe ,1749—1832)差不多费了二十年的时间,即从1777 到1796 年,从事这部书的写作,不过从1786 到1793 年有七年的间歇期。在这分隔的时期中先后出现两种不同的稿本:(一)《威廉·麦斯特的戏剧使命》,(二)《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以后简称《学习年代》)。在第一稿中,表现书中主角如何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位德国的莎士比亚,而在第二稿中,则指出这种追求虽然是必要而不无益处的,但是一条错误的道路,这时主角是逐步学习成为一个谦逊而积极的现实生活的成员。

  事实上人们从许多笔记中早已知道,在《学习年代》以前,还有第一稿《戏剧使命》,而且此书是于1777 年2 月开始写,至1785 年11 月完成,共包括六卷,但是始终不知道这部手稿的下落。1910 年,由于偶然机会,才使此稿重见天日。原来歌德的女友,瑞士苏黎世的巴巴娜·舒尔特斯同她的女儿把当时寄给她们的“流动手稿”抄写下来;这部手抄本作为家庭所有物被保存下来,后来她们才赠给歌德的德国友人。

  1785 年11 月,《戏剧使命》暂告一个段落,歌德予同年12 月起草其余六卷书的计划。不过在后来的年代中,他没有贯彻这个计划,直到1793 年,他才又着手这项工作,但不再是简单地继续旧作,而是来一个彻底的改写。

  1794 年,歌德与席勒建立友谊,后者对前者的工作给予无比热情的关怀。在两人的通信中,我们可以读到他们充分讨论了与此书有关的种种问题,这大大促进我们对《学习年代》的深入理解。1795 年,出版了三册,每册包括两卷,而第四册也是最后一册,包括第七和第八卷,到1796 年10 月才完成。

  歌德自己说过,这项工作是在他过去所作的一切工作当中最尽责的,而且就多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最困难的。

  现在我们要问:《学习年代》的基本思想究竟是什么?发现和阅读《戏剧使命》的人,已经观察得出此书各卷中的“主要思想”都有变化,所以歌德在写《学习年代》时,根本上是把已经开始的以及预料到的变化有意识地贯彻到底。后来他甚而表示,他本来就认为书中主角的使命不该是成为一位德国的莎士比亚,而是向着某种更高的目标发展。在他的1786 年的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威廉·麦斯特的开始活动是来自对伟大真理的一种模糊预感,就是人常常愿意从事某种尝试,哪怕他的天生气质不适合于这些方面——比如错误的意向,一知半解以及诸如此类,都可以计算在内。甚而许多人为此浪费了大好光阴……然而所有一切错误的步骤,却有可能导至一种难以估量的好处。”这就是说,书中主角去寻求戏剧艺术,却找到了生活艺术。由于强调生活艺术,所以本书跻入十八世纪德国教育小说之列,而发挥巨大的作用。

  同时我们不应忽视,当时共济会在德国盛行,歌德自己曾是共济会会员。

  书中主角威廉的成长,受到秘密团体“塔楼会社”的关注,正适合共济主义的意图。书未宣布了威廉的“毕业证书”,但是歌德不久就已经明白,小说主角的发展事实上并未完成,他子1796 年宣称,以后将继续写《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后者成了歌德晚期的作品,在思想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内容概要。本书共八卷,每卷的章数不等。第一卷:出身富裕商人家庭的威廉·麦斯特,早年也象作者歌德本人一样,受到木偶戏的鼓舞。他酷爱文艺,鄙视商业,结识当地戏院的一个漂亮女演员玛丽安妮,产生爱情,幻想自己将来建立德国民族剧院。后来他发现女友与商人洛尔贝克另有关系,认为自己受骗,感到绝望,愤而离去。

  第二卷:威廉经过儿年的业务生活后,受到与父亲合伙的商家的委托,外出从事商务旅行。他在高村目睹业余舞台演出,重新唤起他对戏剧的爱好。

  他认识某个剧团残留下来的演员:有漂亮而放荡的菲琳娜,年青的勒尔特司,外来的少年弗德里希,又遇到他以前拯救过的梅林纳夫妇,后来他出于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从马戏团走绳演员手里赎买遭受虐待的神秘女孩迷娘,又收留神经失常的琴师,这些人组成了一个以威廉为核心的圈子,最后他资助梅林纳建立一个流动剧团,自己也参加在内。

  第三卷:这个剧团被一位富有的伯爵召到他府邸去演出。威廉此时认识和接触到贵族等级分子。他迄今盲目崇拜贵族,但后来看出伯爵虽然自高自大,其实空洞无物;男爵虽然爱好戏剧,但不过一知半解,这使他感到失望。

  只有伯爵夫人的温柔多情,使他念念不忘。贫穷而冷酷的贵族雅尔诺向他指出莎士比亚的重要性,第一次打动了威廉,莎剧成了他的“命运书籍”,使他逐步认识现实世界。

  第四卷:剧团在伯爵府邸演出后,得到相当的馈赠。他们离开府邸去城市,中途选举威廉作剧团的经理。他们来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突遭强盗的袭击,随身衣物被抢劫一空,威廉奋勇抵抗,受伤倒卧在森林中,在这千钧一发时刻,突然有骑白马的女士率队出现,她慨然命人抢救威廉,并资助整个剧国得以陆续启程,威廉深感女骑士的救命大恩,然而她从此如惊鸿一瞥,芳踪杳然,威廉徒抱相思之苦,直到第八卷末,才获得团圆结局。剧团被洗劫后,已溃不成军,由威廉介绍,去投奔一个城市的固定剧团。剧团经理塞洛富有才能和经验,与威廉以前相识,其妹奥蕾莉亦颇同情威廉,这时威廉有可能对《汉姆雷特》进行深入研究。

  第五卷:威廉的父亲去世,他决定过舞台生涯,通过艺术来全面培养自己。威廉自己担任汉姆雷特这个主要角色,与塞洛和奥蕾莉配合,首场演出成功。第四和第五卷是表现以《汉姆雷特》为中心的戏剧使命。威廉本身不是演员,戏剧艺术对于他只是教育手段,而不是本身目的。只有塞洛才是出色的剧场人物,不过他有许多人性上的弱点,生活放纵不羁。奥蕾莉则借舞台上的演出,以发泄其失恋的痛苦。塞洛与梅林纳谋建歌剧院,威廉已不受他们的欢迎。垂死的奥蕾莉委托威廉带信去见她的男友罗大略。

  第六卷:本卷标题是“一个淑女的自白”,与以上各卷的缤纷多彩的世俗生活相反,本卷是一则有关宗教信仰的故事,叙述一个女子从青少年到中晚年的宗教内心生活的发展。她一生不嫁,上养父母,下抚侄儿和侄女的纯洁操行,实为难得。本卷虽带有插曲性质,但书中重要角色如罗大略和娜苔莉的家族渊源由此得到说明,这也与后来的第七和第八卷有所呼应。

  第七卷:威廉来到男爵罗大略的家,认识这位开明贵族,他经过美国独立战争,回到德国从事农业改革,鼓吹废除农奴制度。罗大略不拘细节,生活放纵。他集合神父、雅尔诺等一批不问出身、只要志同道合的人建立秘密的“塔楼会社”,具有共济会的性质。威廉被吸收入社,获得“毕业证书”,并证实男孩费立克斯是他和玛丽安妮的亲生儿子。

  第八卷:威廉被罗大略派去见他的妹妹娜苔莉,这时才发现她就是从前骑白马的救命恩人。她抱济世救人的主张,是道德活动的理想化身,代表更高的生活阶段。但威廉为了安顿孩子,曾向能干持家的特蕾色求婚,得其同意。迷娘之死,使威廉大受震动。意大利侯爵到来,认出迷娘是其侄女,揭开了琴师和迷娘的悲剧命运之谜。男童费立克斯被疑中毒,娜苔莉伸出救授之手,在危难中更促进了她对威廉的感情。特蕾色看出威廉对娜苔莉情有独钟,而她自己更适合于罗大略,于是同意同咸廉解除婚约,促成他与娜苔莉的结合,两对伉俪各遂所愿,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过威廉与娜苔莉的结合,打破了当时市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界限。

  三、思想内涵和人物性格。书中的情节发生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的德国,从国际上看,是在美洲革命和法国革命之间。书完成于1796 年,这时法国革命的高潮已过,然而它的余波仍然影响着欧洲及其他国家。在本书第八卷第七章中,开明贵族雅尔诺看出德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面临革命的威胁,他同主角威廉有如下的谈话:“您听我说!如果您知道一点国际局势,就可以看出,我们面临着巨大变化,差不多再也没有什么地方的财产是绝对安全的了。……现在聪明的办法是,只在一个地方保有产业,只把自己的钱投放在一个地方,要同时在许多地方进行监督是困难的;因此,我们想出另外不同的办法:从我们古老的塔楼发起一个社团,它分布在世界各个部分,世界各个部分的人都可以参加。一旦发生一场政治革命,这人或那人完全从他的产业中被赶走了,我们彼此之间就互相保证我们的生活。”这样看来,当时的德国不可能完全风平浪静。先进的知识分子如歌德和席勒,早已看出封建制度必然没落,资本主义制度势将取而代之。不过他们希望不经过暴力革命,也就是本走法国的道路,而是通过从上市下的逐步改良。他们重视人民的审美教育,也就是文艺的移风易俗的作用。本书中的主角威廉·麦斯特就是歌德根据本身经历和思想塑造出来的一个典型。

  威廉·麦斯特出身富裕商人家庭,是个市民阶级知识分子,他鄙视商业,醉心于戏剧艺术,希望将来建立德国民族剧院,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的民族意识。他从结识当地刷院女演员起,到参加流动剧团,在伯爵府邱演出,参加塞洛的固定剧团,研究莎士比亚,演出《汉姆雷特》为止,不断从实践中取得经验,接受教育。他与塞洛不同,塞洛主持剧院完全是以营利为目的,不是象威廉那样,以取得“艺术体验”和“教育要素”为主,不断提高自己。

  在第一卷第九章中关于他的遥远的梦想有如下的描写:“他完全明白今后自己对于剧院所负的使命,他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似乎对他更接近了……

  在自负的谦逊中看出自己是出色的演员,是未来的民族剧院的创立人……”通过剧院教育人民,培养民族意识,以达到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目的,这是德国自莱辛以来,歌德和席勒所执着追求的。

  威廉感到当时市民阶级在文化水平、气度和风貌上远不如贵族,自己要获得全面培养,只有通过舞台生涯。威廉对于贵族的赞叹,说明当时德国市民阶级的力量还大大落后于贵族阶级的力量,实际上某些工场和商业还依赖宫廷和军备的需要。也就是说。力量薄弱的市民阶级有时还得仰仗封建贵族的鼻息。不过威廉也看出贵族的傲慢无知。例如本书第三卷第八章中叙述威廉参加剧团在伯爵府邸演出,这位伯爵即是这类典型,并不重视艺术和艺人。

  书中有段叙述如下:“有时剧团全体或单独个人饭后被召到显贵者面前去,他们认为这是莫大的光荣,殊不知道,同时猎人和仆从带进一大群狗和马到府邸院子里来溜达。”最后,威廉看出自己不能停留在戏剧探索上,必须继续在实际生活中有更高的追求。他终于向剧院告别,进入以罗大略为首的小圈子,参加具有共济会性质的“塔楼会社”,并理解罗大略的农业(包括土地)改革计划。最后威廉与贵族女子娜苔莉结合。威廉本身贯串着积极的人道思想:他最早就拯救梅林纳夫妇于患难中,从马戏团走绳演员手里赎买小女孩迷娘,收容神经失常的竖琴老人,善待菲琳娜和弗德里希,解囊资助剧团,……后来意大利侯爵认出迷娘是他的不幸的侄女,向威廉表示感谢。威廉始终谦让,并不希望别人感恩图报,于平凡中显示出伟大。

  娜苔莉是贵族女子,是书中最出色的女性。她出现的场面甚少。在第四卷第六章中,她为了抢救受伤的威廉,伸出援助之手,仅匆匆出现一面。在第六卷中,也只有对她的简短描叙。直到第八卷中她才正式露面,但与诸女相比,好比皓月当空,群星失色。然而书中对其仪容神态,并无正面描写。

  关于她自己从事社会救济活动,在第八卷第三章有段同威廉的较长谈话,摘录一节于下:

  “我回忆从少年时候起,没有比如下的印象使我感到更强烈的了,就是我到处发现人们的需要时,就有种不可克制的渴望,而要加以调剂。譬如那些还不能站立的孩子,以及已不能自立的老人,富裕的家庭要求有孩子,穷苦的家庭无力赡养孩子,任何一种对职业的默默的要求,任何对才能的渴念,对成百种小而必要的能力的寻求一我到处去发现这些东西,我的眼睛似乎天生来就是干这样的事的。我看见没人使我注意的东西,我似乎是为观察而生的。无生命的自然界的魅力,对许多人来说是最为敏感的,对于我却毫无影响,至于艺术的魅力对于我几乎就更差了。我的最愉快的感受,过去和现在都在于当社会上出现某种匮乏和需要时,立即在思想上找到一种补给,一种方法,一种救济……”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人道主义胸怀!所以威廉问她:“您没有爱过吗?”她的回答是:“从不或者说常有!”换句话说就是:从无男女两性之爱,常有博爱济世之心。(第八卷第四章)维尔纳是典型的商业资本家,他称复式簿记是人类精神最好的发明之一。他说,如果有人赠他一枚钻石戒指,要他天天戴在指上,他不会接受,因为他对不生利息的死资本,丝毫不感兴趣。他是威廉的姐夫,经济上支持威廉,两人却是鲜明的对照。

  罗大略是个开明的贵族,他参加过美洲革命战争,想在德国推行土地改革。他继承大量财产,但主张废除农奴制,取消封建剥削,实行土地自由买卖和分割,即实行资本主义式的经营。他是“塔楼会社”的主要人物,赞成妹妹娜苔莉与商人的儿子威廉结合,打破封建等级婚姻制度。他对威廉说:

  “我们既然不平凡地聚合在一起,您就别让我们过平凡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干点值得于的事情……让我们为此结成同盟,这不是空想,这是一种完全可以实现的理想。”(第八卷第十章)至于塔楼会社的具体纲领如何,书中没有明白说出。

  雅尔诺是市民阶级化的贫穷贵族,他依靠罗大略又协助罗大略,精明能干,对威廉的自我教育有所指点,但为人冷酷,缺少对弱者的同情。

  塞洛是干练机智的剧场经理,梅林纳是工于盘算,自私心重的剧务人员,勒尔特司是善于适应环境的演员,他们对主角威廉的学习和发展过程起过一定的作用。歌德于1793 年的笔记中,对书中的重要人物有如下的简要刻划:

  威廉:美学的、道德的梦;罗大略:英雄的、积极的梦:神父:教育实践的梦;勒尔特司:无条件的意志;菲琳娜:现实的性感,轻浮:奥蕾莉:

  顽强、刻苦的坚持;娜苔莉:女性的、美学道德的现实;特蕾色:家务的纯洁的现实,迷娘:不相称关系的狂想。以上所谓“梦”亦可理解为“追求”或“憧憬”,与下面的“现实”相对照。这种提示无非是提供一点启发,以便对书中人物性格作进一步的分析。

  迷娘是所谓命运悲剧性人物,她的父母是亲兄妹,由于错误的结合而生下她。她原是意大利贵族的后裔,童年时被马戏团走绳演员拐骗,沦为杂技小演员而备受虐待。迷娘在生理上的缺陷,是身体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威廉在野蛮的马戏团员手中赎买下她,纯是出于人道主义的正义感,并无丝毫私心杂念。迷娘把威廉看作心爱的朋友、父亲和保护人,威廉始终贯彻这三重身份的责任。后来落魄江湖的琴师,实是迷娘的生父,也来依附威廉。威廉对琴师,也关怀备至。以一个青年男子,而竟有如此雅量和宽广胸怀,实为难能可贵。其实威廉善待迷娘和琴师的行为,正是他在实践中所受的积极人道教育课,所以他对雅尔诺之流讥为收养吉卜赛贱民,淡然置之。迷娘在书中占有颇大篇幅,她的故事不能视为插曲。迷娘和琴师的歌曲,均脍炙人口,特别是“迷娘曲”三叠,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一唱三叹,凄惋动人,堪称绝调。

  至于本书第四卷第十三章中威廉对汉姆雷特性格的分析,第六卷中叔父关于人要尽可能决定环境,而不为环境所决定的谈话,则是作者歌德在颇大程度上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四、评价和影响。本书是继《少年维特的烦恼》之后,也就是二十一年以后,又在德国文学界取得显著成就的长篇小说。席勒对此表示极度赞赏,他说:“安详而深刻,明白而又不可思议,就和大自然本身一样,它就这样发生作用而出现在我们面前,一切也包括极细微的次要工作,无不显示出美好的平等心情,一切东西都从这种心情流露出来。”浪漫主义诗人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高度评价此书,他说:“法国革命,费希特的科学理论以及歌德的‘麦斯特’是时代的最伟大的趋向。”《学习年代》对后来的德语文学界陆续产生巨大影响:德国浪漫派作家蒂克的《弗兰茨·斯特恩巴尔德的漫游》,布伦坦诺的《哥德维》,让. 保尔的《巨神》,艾兴多尔夫的《预感和现实》,默里克的《画家诺尔顿》,无论从反面或正面看,无不受歌德这部书的影响。十九世纪的德语作家如:伊默尔曼的《后裔》,施蒂弗特的《晚来的夏天》,尤其是瑞士德语作家凯勒的《绿衣亨利》,也继承了歌德的传统,把新的写实主义与发展思想结合起来。二十世纪的杰出作家如瑞士的德语作家赫塞及德国的托马斯·曼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后者的长篇小说《魔山》被誉为德国传统的教育小说,无疑与歌德的《学习年代》有某种血肉关系。

  回顾德语文学中的所谓发展或教育小说,至今仍以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为最佳的典范。因为它具有独创性,开辟了这类小说的先河。

  内容丰富多彩,出现各种人物形象,通过许多领域,把人物和事件在发展中巧妙地结合起来,读时恍如使人欣赏一部巨大的交响曲。

  书中的《迷娘曲》在数十年前先有马君武,后有郭沫若的翻译。郭译有两种诗体,一是用旧体诗(类似杜甫的《同谷歌》体),二是用新诗体,流传较广。中国剧作家田汉曾被《学习年代》中迷娘的故事所吸引和感动,于二十年代改编为独幕剧《眉娘》。“九·一八”事变后,此剧再经过改编,更加中国化和现代化,演成了著名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 “七·七”事变后,此剧不仅在我国大后方广泛演出,而且还在国外演出,为动员我国民众抗日和争取国际支持起过不小的作用,从迷娘的故事到独幕剧《眉娘》,再到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这中间经过了几个不同的时代,但它说明中德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了。

  书中的对话与内心独白交错使用,语言变化多姿,心理分析亦颇深入,歌德有时使用他当时习用的词语,要求对等的中文翻译实非易事。

  本书根据汉堡版歌德文集第七卷及魏玛版歌德文集第六卷德文原书译出,错误和疏漏,势所难免,希望读者多予指正为幸!

  韩世钟同志百忙中抽暇校订原稿,提出富有价值的意见,得以增删改正,特此致谢!

  董问樵

  1988 年4 月于上海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