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归有光 > 归有光文集 | 上页 下页
清梦轩记


  余友王子敬,于其居之西构为书室,而题其额曰清梦轩,请余为之记。

  余读无羊之诗,疑说诗者之未得其旨,此盖牧人之梦焉耳。牧人梦中所见,羊角牛耳,濈濈湿湿,降河而饮,或寝或讹,而牧人且蓑笠负糇,为之取薪蒸,博禽兽以归,则以肱麾牛羊而来。以牧人之愚,而梦中之景象如此。故尝谓人心之灵,无所不至。虽列子所称黄帝华胥之国,穆王化人之居,而心神之所变幻,亦当有之。顾庄周、列御寇之徒,厌世之混浊,恍洋自恣,以此为蕉鹿蝴蝶之喻,欲为乌而戾于天,为鱼而没于渊,其意亦可悲矣。

  人之生,寐也,魂交也,夜之道也;觉也,形开也,昼之道也。日大传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夫唯通知乎昼夜之道,则死生梦寤之理一矣。子思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不乱其心,故虚明澄澈,而天地万物毕见于中。古之圣人,端冕凝旒,俛仰之间,而抚四海之外,如牧人之梦。而清庙明堂,郊丘庐井,俯仰升降,衣服器械,出乎其心之灵,自然而已,而何所作为哉?子思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君子之慎其独也。”孟子曰:“夜气足以存。”此非清梦之说乎?

  子敬敏而好学,骎骎有志于道,慕近世儒者以梦寐卜其所学,故以名其斋。予是以告之以子思、孟轲之说也。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