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史料 > 名臣碑传琬琰集 | 上页 下页
◆宋敏求墓志铭


  ▼宋谏议敏求墓志铭〔范镇〕

  元丰二年四月甲辰,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修国史、宗正寺修玉牒官、判秘阁、权判尚书都省、提举醴泉观公事宋公终于位。初,公以疾在告,上御集英殿策进士,顾左右怪公不在,因遣使抚视之。间日,又遣使挟医疗治之,仍诏其子官于外者归省。及讣闻,衋然痛伤,赠尚书礼部侍郎,敕府县应接其葬事,皆特恩,非故常也。于是乎见公之得君之深,而知天子念公之为隆且厚也。

  公讳敏求,字次道,赵州平棘人。世事王氏。曾祖龟符,犹为王氏平棘令,赠太师、中书令。祖皋,太宗、真宗时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赠太师、中书令、谯国公。父绶,兵部尚书、参知政事,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燕国公,谥曰“宣献。”

  母常山郡太夫人毕氏。天圣二年,以宣献公荫为秘书省正字,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馆阁校勘。坐赴同舍苏舜钦进奏院,会签书集庆军判官,以祖母郑国太夫人年耆且病,因请觧职留京师就养,许之。踰年,王文安公、宋景文公刊修唐书,以公尝为续唐录,习唐故事,奏充编修官,复校勘。以嫡孙丁郑国忧,仍诏在家修书。后为集贤校理,通判西京留守司,知太平州,五迁太常博士。《唐书》成,进尚书工部员外郎,未几,迁刑部。英宗践祚,进兵部。堕马伤足,得请亳州。召还,充仁宗实录院检讨官。足未平,特蠲朝谒。

  治平元年,以工部郎中修起居注。明年,知制诰,同修撰《仁宗实录》,同判太常寺。今上即位,迁兵部。英宗在殡,有言宗室可嫁娶者,下太常,公以为大行未发引,不可。既踰年,又有言者。公曰:“宗室义服,服变而练,可以嫁娶矣。”议上,朝廷以与前议不同,降刑部,以知制诰知绛州。修河山,稍赋于绛之役民岁八十万,公三分之,以一岁均于晋、泽,以纾绛人。是冬召还,复兵部。修实录成,迁右谏议大夫。今枢密吕公为御史中丞,以言事罢知颖州。公当制,执政改其词以进。寻乞解职,不报。后数日,以封还词头,连怫执政意,遂得解职,以本官奉朝请。明年,加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又明年,使河北,祭塞河口,还奏河北旱,蠲其夏租。

  熙宁七年,为龙图阁直学士。十年,修仁宗、英宗正史,掌均公、建公府笺记,摄鸿胪,护燕国公主、兖王、卫王葬,未克葬,以疾终于春明坊之第,享年六十一。终之岁七月癸酉,葬于管城县马亭乡东城原之先茔。其践扬若进奏院、登闻皷院,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纠察在京刑狱,判秘阁、秘书省、尚书都省,吏部流内铨、礼部、刑部、工部,知通进银台司,审官东院,勾当三班院、管勾编修院,编集历代君臣事迹所,宗正寺修玉牒官,太皇太后宝册官,开封府发解官、锡庆院试官,南郊礼仪使、永厚陵礼仪使,契丹生辰国信使、馆伴使、使河北、祭塞河口,编修《阁门仪制》《蕃国朝贡条例》,详定元正朝贺仪注,定夺郊赦命官、使臣罪犯,而太常礼院、太常寺、官告院编修录用勋臣子孙,皆再领焉。

  娶毕氏,丞相文简公之曾孙,光禄少卿从善之子,常山太夫人从子也。有贤德,封京兆郡君,先公四岁而亡。

  子男九人:庆曾,殿中丞;匪躬,著作佐郎;弄孙及其次早亡;尚贤,将作监主簿;正功,大理评事;表微,将作监主簿;揆方、处仁,未官。

  女二人,适赞善大夫王佑、大理寺丞吕希纯,皆亡。

  孙七人:焞,将作监主簿;燔、煜、照、爚、□、辉,皆未官。

  孙女六人:长适太常寺太祝曾说,次白马县丞范祖德,余在室。

  曾孙女一人。

  公约清惇纯而敏于《记》学,其为文章,训辞诰命,皆有程范。朝廷典故,士大夫疑议,必就取正而后决。宋元宪公在河南,每咨以故实。欧阳文忠公致手简通问,则自处浅陋,而以鸿博名。

  公家藏书三万卷,日集子孙讨论翻绎,以为娱乐。平居湛如,与人交,乐《易》无不可者。至于守职据正,毅然不少回。在掖垣,徐国公主以驸马都尉王师约兄公约为侄奏官,公以为乱天伦,遂执正之。太常议祧庙,公请递迁僖祖后,复诏详定,公奏前议不可改,遂免详定。今御史中丞李公自秀州军事推官除太子中允、御史裹行,公奏:“旧制,太常博士两任通判,须奏举乃得入台。去年骤用京官,议者以为非。今又用幕职官,恐官制遂隳。”即封还词头,有诏转对。是时郡守县令数更易,吏民疲劳,公请慎于进改,而不数变易,所贵上获考绩之实,下有恪位之美,而治道可建也。

  又河北、陕西、河东举人,性朴茂而词藻不工,每诏下,登第者才数人。公请令转运使择有行艺或谋略材武为众所推者,每路荐五七人,时与推恩,所贵人材参用,而士有可进之路。嘉祐中,尝宽恤民力,州县公人例多减放,而役事不减,则是去者逸,而是留者重劳矣。公请省事,或增其人,使劳逸得均,而民力可宽也。

  三馆秘阁书类多讹舛,所藏虽博,而往往无稽考。公请先以《前汉艺文志》,据所有用校七史例,下诸路购求善本,重复校正,然后自后汉以来至于唐,依逐书志目,以次雠对,取其堪者,余悉置之,使秘府文集得以完善也。其议贡举,则曰:“州郡有学舍而无学官,四方之士轻去乡里者,以求师也。今请州置学官一人。又三岁一下诏,得士三百人。今请二百人试诗赋、论策,糊名通考之如旧。其一百人,请如赦文,令州郡论荐,转运使审核之。太学生则委国子监官,至御试,随其所学而试之,则文辞、经艺、行实之人皆无遗也。”其后官不数变易,太学建三舍,命举人以官,置学官,三路取百人,皆公发之也。

  凡三临州,率不满岁召去,去而民爱思之。喜道人善,荐士累数百,讫不坐累。郑国太夫人,杨文庄公之女。文庄无嗣,岁时奉祀展墓无阙者。疾亟,犹戒其子立碑。子孙未官者众多,犹推遗泽奏其从孙,盖其孝友又如此。宣献公尝辑唐大诏令,未次甲乙,公厘十三类绪正之,总百三十二卷。所著书闱前集二卷、后集六卷,西垣制词四卷,文集若干卷,东京记三卷,河南志二十卷,长安志二十卷,三川官下录二卷,春明退朝录二卷,以韵类次宗室名五卷,自唐武、宣、懿、僖、昭、哀以来六朝宝录百四十八卷,辑颜鲁公集十五卷,孟东野集十卷,李卫公别集五卷,刘梦得外集十卷。汉、唐人诗刻于石者,为宝刻丛章三十卷。

  又以刘伯庄史记音义、司马贞索隐、陈伯宣注义分注入太史公正史。及被诏修本朝会要,删定九域志、百官公卿表,皆未就。其先以小官事乱离间。宋兴,天下益平,至公三世,皆以文翰显于时。宣献公雅善书,一日对延和,上问遗书,退而奉七轴以献。公得其法,尝题濮安懿王、襄国韩夫人、仙游任夫人神主,至于四方碑志,多出公手。公以力学被遇朝廷,论撰未尝不在选中。呜呼,公之平生可谓无憾矣。初,史纪草成,帅其属奏御,上御袍鞾读之终篇,敛容谕之曰:“两朝丰功盛德,赖卿等考而发明之。”公踰年服勤,欲其书之成,此其有所憾乎?予与公游,知公者也。

  铭曰:

  维宣献公,昔天圣中。实为史官,一代宗工。
  典常物则,备于厥躬。纪录记述,太平之风。
  公世其业,遭时又同。仁宗英宗,明昌盛隆。
  有显其德,有崇其功。方此发挥,形容昊穹。

  不幸奄忽,美志弗终。凡士大夫,惜嗟哀恫。
  上彻九重,隐干帝衷。赠典弗常,非众所蒙。
  呜呼公兮,学富行充。如渊之深,如春之融。
  金之刚明,玉之玲珑。云乎不淑,命不究穷。

  南瞻具茨,西望神嵩。东城之原,从先公宫。
  松栢被地,郁郁葱葱。子孙众多,福禄来丛。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