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史料 > 名臣碑传琬琰集 | 上页 下页
◆夏竦神道碑


  ▼夏文庄公竦神道碑〔王珪〕

  皇祐三年秋,武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侍中、判河阳郑国公以疾请归于京师。天子方忧思公,饬太医驰视,又以肩舆往迓之,而公疾寖剧矣。既就第,未几以薨闻。乘舆亟临其丧,视公形容槁瘁,嗟悼者久之。赠太师、中书令,谥曰“文庄”,辍视朝二日。五年七月辛酉,葬公于许州阳翟县三封乡洪长之原。既葬,有诏史臣珪论次公之世系与夫行事,以刻其墓碑。臣珪尝读皇帝以来姓氏之书,盖夏出姒氏,其后世乃弗显。至汉大司徒勤始显于永初之间。繇汉渉唐,至于五代,益复不显。

  公讳竦,字子乔,姓夏氏。其先九江人。曾祖昱,避世不仕。祖奂,献书伪唐,为晋陵尉,仕不得志,退居于家。考承皓,太平兴国初上《平晋策》,太宗召见,壮其说,补右侍禁,隶大名节下。一日,敌骑突境上,夜从间道发兵,还与寇遇,力战以没,赠崇仪使。自公之显,曾祖而下,皆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封晋、齐、魏三国公。曾祖妣陈氏,封周国太夫人。祖妣黄氏,燕国太夫人。妣盛氏,越国太夫人。初,魏公死事,朝廷录孤,以公为润州丹阳县主簿。

  景德四年,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擢光禄寺丞,通判台州,迁著作佐郎。召还,迁秘书丞、直集贤院、同编修国史,判三司都磨勘司,迁右正言。车驾幸亳,为东京留守推官。仁宗封庆国公,初选文学之士以传道经义,宰臣旦屡以公言于真宗,遂命劝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玊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灵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国史成,迁户部员外郎。是时参知政事丁谓请大治城西炮场,酾金水作后土祠,以儗汾阴、睢上。三司使林特欲于上林中为复道,坏元武门以属玊清。江淮发运使李溥又欲致海上巨石于会灵池中,为三神山跨合道,以几遇神仙之属。方群臣争言符瑞,公独抗疏,以谓“其事阔远,非所以承天意。”遂皆寖。景灵宫成,迁礼部郎中。

  天禧初,坐闺门之故,左迁职方员外郎、知黄州。

  后二年,复其礼部郎中,徙邓州,又徙襄州。属岁大饥,百姓流亡,盗贼相乘。公既发公廪,又募富人出粟十余万斛以赈救之,其全活者四十六万余口。巡抚使姜遵上其事,赐书褒谕。后民思其惠,以其所赐诏书作《金石刻》焉。仁宗即位,迁户部郎中,又徙寿、安、洪三州。洪之风俗,右鬼尚巫,所居设坛场,陈旗帜,依神以下祸福。病者辄屏去亲爱,其医药饮食如神,曰未可,即不敢以忤神;苟死于饥渴,则规罔寡孤,维其意所出。公索其部中,凡得千九百余家,妖符怪箓、神衣鬼帽、钟角刀笏之类以万计,悉令燔毁之。乃言汉、晋张角、孙恩之乱,不可不察。朝廷为下诏,更立重法,自江淛以南,悉禁绝之。

  天圣三年,丁越国太夫人忧。是时章献太后临朝,以公东宫旧僚,又复其知制诰,欲服丧,不许。为景灵宫判官、判集贤院,奉使契丹。公以魏国之没虏难,又母丧未除,义不得行,乃抗章力辞之。明年,以左司郎中召入翰林为学士,同勾当三班院,寻兼侍读学士、知审官院,又兼龙图阁学士,遂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又明年,迁给事中。右府主进绌武吏,而大臣多阔略,吏得因缘为奸。公乃集考前后赏罚之所当者,列为《诸房定例》,而吏不得欺矣。朝廷与契丹约和二十余年,北地久不习武事,公以谓“戎狄荒忽不常,而边备不可弛”,乃屡陈所以守御之策。又明年,拜参知政事、祥源观使。于是请复六科,又请复百官转对,置理检使。巳而为宰相所忌,复以为枢密副使,累迁尚书左丞。太后上仙,两府大臣皆罢,公为礼部尚书、知襄州。未行,改颖州。景祐元年,徙青州。明年,徙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后二年,以户部尚书入为三司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乃拜公奉宁军节度使、知永兴军。

  康定元年,改忠武军节度使、知泾州。

  明年,拜宣徽南院使,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还,判永兴军,又诏进屯鄜州。始公西行,天子遣使问所以攻讨之策,公乃言:“太平兴国中,李继迁以穷蹙之兵屡寇朔方,太宗尝命李继隆等五路并出,旋亦无功而还。真宗不欲罢关中之民,唯戒边吏严斥候以备之。今元昊略有河外之地,贸易华戎,顾其势相万于继迁也。虽然,其欲僭窃名号者,不过要市朝廷尔。天下久不见兵革,一旦遽议深讨,臣未知其完计也。愿下令诸将,虏即入寇,亟入收保,毋得与战。彼既绝中原赐予,又丧其缘边和市,可坐待其弊也。”是时议者咸以公言为不然,于是罢公节制,判河中府。

  庆历二年,徙蔡州。始,朝廷锐意兴师,及刘平、葛怀敏继以轻贼失军,天子悔不用公言。又申思今宰相臣琦使还陕西,尝言公所以制边之状,于是召为枢密使。议者尤以为公怯于用兵,今而用之,则边将之志堕矣。帝为不得已,听罢之镇,密诏慰存之甚厚。公既厌烦言,乃上还节旄,愿得益徙闲郡,遂以为吏部尚书、知亳州。

  明年,加资政殿大学士。又明年,朝廷贷元昊之罪,而西边罢兵,仁宗终以公言为是,复拜宣徽南院使、河阳三城节度使、判并州。又明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又明年,召公入为宰相。制下外廷矣,而议者诋公终不已,乃复以为枢密使,进爵英国公。仁宗亲作飞白文,行“忠信”字及“乘险”字以赐之,且言:“为时谤伤者甚众,而朕独知卿也。”又明年,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

  皇祐元年,加兼侍中,赴三城。用祀明堂恩,改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徙封郑国公。明年,会夏秋雨不已,河水大溢,公亲行堤上。已而得疾,其薨盖九月乙酉也。享年六十七。

  公少好学,自经史、百氏、阴阳律历之书,无所不学。其学必究古今治乱、天人灾变之原。其为文章,闳衍瓌丽,殆非学者之所能至。凡朝廷有大典册,屡以属之,其誉满天下。虽出临军旅,入干机务,未尝辄废书也。祥符中,郡国多献古鼎、钟、盘、敦之器,而其上多科斗文字,公乃学为古文奇字,至偃卧以指画侵肤,其勤若此。所治有风迹,为民立伍保之法,而盗贼不敢发闾里。又善遇士卒,其疾病饮食,自拊视之。在陕西,尝上十策,若“通哺厮啰、结属羌、增弓手、练强弩,并小寨、绝互市”之类,皆当时施用之。公自以材器高,未尝过许人,故士大夫遥生惮疑而少已附者。公居亦防畏,不敢以贵执自安也。

  臣珪伏思先帝临御之日久,其选用材贤,可谓至矣。公始以文学辅东宫,及帝躬亲政事,屡倚以为宰臣。惜其数离谗呰,卒不得从容庙堂,与图太平之功,非命也耶?始,枢密使田况尝从公幕府,及公薨,以谓公有王佐之藴而不及施,信矣夫!虽然,出入荣华四十余年,可谓盛矣。所著《文集》百余卷。

  公娶杨氏,封荣国夫人。

  子男一人,安期,为龙图阁学士、右谏议大夫。

  女二人:长封仁寿郡君,适尚书驾部员外郎贾守讷;次适光禄寺丞贾延年。

  孙二人:长伯孙,国子博士;次伯卿,太常寺太祝。

  铭曰:

  夏出姒氏,自帝锡命。其后分封,以国为姓。
  爰自三代,渉汉东京。厥绪可考,显维一人。
  又千余年,旷不世食。嶷嶷维公,实荒郑国。
  始以孤童,朅来京师。乃赐之策,大放厥辞。

  于皇仁宗,英照四方。擥收群豪,寤寐弗忘。
  帝曰汝咨,东宫旧臣。左右予躬,道德循循。
  乃服大僚,显允文武。岂无嘉谋,告于帝所。
  西方用兵,战屡不克。天子悔之,莫如公画。

  位隆隙开,公岂不畏。卒遭谗言,不相虖内。
  凡今在位,孰遇如公。尚复公嗟,靡志之从。
  刻碑高原,万祀无止。其谁诗之?有臣太史。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