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史籍 > 三家注史记 | 上页 下页
殷本纪(2)


  汤崩,〔集解〕皇览曰:“汤冢在济阴亳县北东郭,去县三里。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处平地。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史长卿案行水灾,因行汤冢。刘向曰:‘殷汤无葬处。’”皇甫谧曰:“即位十七年而践天子位,为天子十三年,年百岁而崩。”〔索隐〕长卿,诸本多作劫姓。按:风俗通有御氏,为汉司空史,其名长卿,明劫非也。亦有劫弥,不得为御史。〔正义〕括地志云:“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按:在蒙,即北薄也。又云洛州偃师县东六里有汤冢,近桐宫,盖此是也。”
  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正义〕仲任二音。
  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正义〕尚书孔子序云“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不言有外丙、仲壬,而太史公采世本,有外丙、仲壬,二书不同,当是信则传信,疑则传疑。
  太甲,成汤適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集解〕郑玄曰:“肆命者,陈政教所当为也。徂后者,言汤之法度也。”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宫。集解孔安国曰:“汤葬地。”郑玄曰:“地名也,有王离宫焉。”〔正义〕晋太康地记云:“尸乡南有亳阪,东有城,太甲所放处也。”按:尸乡在洛州偃师县西南五里也。
  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襃帝太甲,称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於亳,〔集解〕皇览曰:“伊尹冢在济阴己氏平利乡,亳近己氏。”〔正义〕括地志云:“伊尹墓在洛州偃师县西北八里。又云宋州楚丘县西北十五里有伊尹墓,恐非也。”帝王世纪:“伊尹名挚,为汤相,号阿衡,年百岁卒,大雾三日,沃丁以天子礼葬之。”
  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集解〕徐广曰:“世表云帝小甲,太庚弟也。”
  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为相。〔集解〕孔安国曰:“伊陟,伊尹之子。”
  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集解〕孔安国曰:“祥,妖怪也。二木合生,不恭之罚。”郑玄曰:“两手搤之曰拱。”〔索隐〕此云“一暮大拱”,尚书大传作“七日大拱”,与此不同。
  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索隐〕刘伯庄言枯死而消去不见,今以为由帝修德而妖祥遂去。
  伊陟赞言于巫咸。〔集解〕孔安国曰:“赞,告也。巫咸,臣名也。”〔正义〕按:巫咸及子贤冢皆在苏州常熟县西海虞山上,盖二子本吴人也。
  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集解〕马融曰:“艾,治也。”
  作太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集解〕马融曰:“原,臣名也。命原以禹、汤之道我所修也。”
  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集解〕孔安国曰:“地名。”皇甫谧曰:“或云河南敖仓是也。”〔索隐〕隞亦作“嚣”,并音敖字。〔正义〕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
  河亶甲居相。〔集解〕孔安国曰:“地名,在河北。”〔正义〕括地志云:“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也。”
  祖乙迁于邢。〔索隐〕邢音耿。近代本亦作“耿”。今河东皮氏县有耿乡。〔正义〕括地志云:“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也。”
  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仲丁书阙不具。索隐盖太史公知旧有仲丁书,今已遗阙不具也。
  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复衰。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索隐〕系本作“开甲”也。
  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帝阳甲之时,殷衰。

  自中丁以来,废適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

  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集解〕孔安国曰:“自汤至盘庚凡五迁都。”〔正义〕自汤南亳迁西亳,仲丁迁隞,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盘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迁也。
  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集解〕孔安国曰:“胥,相也。民不欲徙,皆咨嗟忧愁,相与怨其上也。”
  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集解〕郑玄曰:“治於亳之殷地,商家自此徙,而改号曰殷亳。”皇甫谧曰:“今偃师是也。”
  行汤之政,然後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索隐〕尚书“盘庚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此以盘庚崩,弟小辛立,百姓思之,乃作盘庚,由不见古文也。
  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集解〕郑玄曰:“冢宰,天官卿贰王事者。”
  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於傅险中。〔集解〕徐广曰:“尸子云傅岩在北海之洲。”〔索隐〕旧本作“险”,亦作“岩”也。〔正义〕地志云:“傅险即傅说版筑之处,所隐之处窟名圣人窟,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即虞国虢国之界。又有傅说祠。注水经云沙涧水北出虞山,东南迳傅岩,历傅说隐室前,俗名圣人窟。”
  是时说为胥靡,筑於傅险。〔集解〕孔安国曰:“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也。”
  见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正义〕音构。呴,雉鸣也。诗云:“雉之朝呴。”
  武丁惧。祖己曰:〔集解〕孔安国曰:“贤臣名。”
  “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己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集解〕孔安国曰:“言天视下民以义为常也。”
  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绝其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附命正厥德,〔集解〕孔安国曰:“不顺德,言无义也。不服罪,不改修也。天以信命正其德,谓其有永有不永。”〔索隐〕附,依尚书音孚。
  乃曰其奈何。呜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继,常祀毋礼于弃道。”〔集解〕孔安国曰:“王者主民,当敬民事。民事无非天所嗣常也。祭祀有常,不当特丰於近也。”〔索隐〕祭祀有常,无为丰杀之礼於是以弃常道。
  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集解〕孔安国曰:“祭之明日又祭,殷曰肜,周曰绎。”

  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淫乱,殷复衰。〔索隐〕国语云“帝甲乱之,七代而陨”是也。

  帝甲崩,子帝廪辛立。〔索隐〕汉书古今人表及帝王代纪皆作“冯辛”。
  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索隐〕偶音寓。亦如字。〔正义〕偶,五苟反。偶,对也。以土木为人,对象於人形也。
  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正义〕为,于伪反。行,胡孟反。
  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於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索隐〕微,国号。爵为子。启,名也。孔子家语云“微”或作“魏”,读从微音。邹本亦然也。
  启母贱,不得嗣。〔索隐〕此以启与纣异母,而郑玄称为同母,依吕氏春秋,言母当生启时犹未正立,及生纣时始正为妃,故启大而庶,纣小而嫡。
  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集解〕谥法曰:“残义损善曰纣。”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