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笔记杂录 > 清稗类钞 | 上页 下页
考试类3


  ◎童试有一条葱

  粤东科场积弊至多,枪替,其一也。有某观察者,当其为诸生时,尤优为之,故虽已入泮多年,而县试、府试、院试皆往,往必售,盖包办也。粤人谓之一条葱,犹一条鞭也。彼之冒名顶替,岁以为常,几于一岁易一姓名焉。

  ◎道考院考

  各郡童生之试于学政也,就学政按临之地而应之。曰道考,以学政之职,初为提学道也。曰院考,以学政非实官,大省由各部侍郎简放,其简称为督学部院,中小省由翰詹等官简放,其简称为提督学院,而试士之地又曰试院也。俗亦称之曰学台考。

  学台者,学宪也。世俗于方面大员以上皆称之曰某宪。各省学政之本职,虽有六七品者,以其出于钦命,仪同钦差,故以宪字台字称之也。

  ◎廪生保童生

  国朝沿明制,凡各直省府厅州县学生员,由学使在岁科试列一等者,设额给饩,以次序补,谓之廪生。历科优贡、拔贡均出其中,各省乡试,每科中式廪生人数,亦必视增广附学生为多。各州县文童武童应试时,必由廪生领保,谓之认保。又设派保,以互相稽查而慎防弊窦。如该童有身家不清,匿三年丧冒考,以及跨考者,惟廪保是问;有顶名枪替,怀挟传递各弊者,惟廪保是问;甚至有曳白割卷,犯场规,违功令者,亦惟廪保是问。其责任如是之重。

  故凡廪保之与童生,必与同里闾,谊属戚友,深知其为佳子弟,勿贻先生长者羞,而后为之具结单焉,签花押焉,临场则唱保焉,出图则看号焉。而其紧要关键,则在学院招覆之后,填造覆试册结之时,介新进诸童以谒学师,而定其贽仪之多寡。大率称其家赀之厚薄,务使献者受者,皆得自慊于心,而诸童生献廪保贽仪,则视学师所得,以次递减。

  ◎童翰林

  湖南桂阳县处万山之中,层峦迭嶂,四围匝匼,其地无市镇,有墟落两三处,欲购花猪肉,不可得。土风犷悍,多业耕凿,读书者绝少,偶有一二生监,其尊无对,物稀为贵,此定理也。某令尝撰一联纪其实曰:“鱼龙鸡凤鸭孔雀,贡阁廪尚童翰林。”以童生而儗之以太史,可见应试者之绝无仅有矣。

  ◎老童入场卖警句

  青浦邹闲斋垂老矣,未青一衿,然每届小试,无论县试、府试、提学试,必入场,辄自标于桌曰:“出卖警句,每句钱七文,不二价。”凡观场者多倩之。其入场也,携大篮,内盛腌菜数茎,冷饭半盂,蟋蟀盆一枚。日暮,盆中钱满,缴卷径出。

  某年,初覆题为“不曰白乎”,合下节,束比,袭刘公行人子羽文曰:“士马刍粮,昔所遇之情形,俱是言中之涅淄。山川草木,昔所历之境界,尽成今日之匏瓜。”再覆题为“虽执鞭之士”,中有句曰:“但论鞭之执不执,无论士之虽不虽。”皆自谓为警句也。

  ◎宗室小考试满语弓马

  乾隆时,上召见宗室,公宁盛额不能以满语应对。高宗以满语为国家根本,而宗室贵冑至有不解者,风俗攸关,因增宗室十岁以上者小考之例。于十月中,钦派皇子、王公、军机大臣等,考试满语弓马。先命皇子较射,为诸宗室遵式,诸宗室视其父之爵以次考试。优者带领引见,辄赐花翎缎匹以奖之。

  ◎邓廷桢屡踬童试

  江宁邓嶰筠制府廷桢少贫,屡踬于童试。读书瓦官寺,攻苦弥甚,曾于室中署联以自警云:“满盘打算,绝无半点生机,饿死不如读死;仔细思量,仍有一条出路,文通即是运通。”未几,补博士弟子员,旋举于乡,联捷成进士。

  ◎县府考有覆试

  县府考均有覆试,有初覆、二覆、三覆、四覆之多。例如试者七百人,正场出案(案即榜也。凡小考者皆称之曰案,而不称之曰榜,示谦也。)取五百人,则五百人入初覆之场,初覆出案,则取三百五十人,以次递减,至四覆,寥寥若晨星矣。

  ◎县试文破题

  国初时,嘉兴县县试全案已定,惟甲乙二人文笔并佳,不能定案首。屡试之,皆然,以致全案未能出。最后乃以《四书》之○,命各作一破题,甲所作破题曰:“圣贤立言之先,得天象也。”乙曰:“圣贤立言之先,无方体也”乃定甲为案首。后二人咸贵,甲官至大学士,以功名终。乙官至巡抚,缘事伏诛。

  ◎潘文恭应县试

  吴县潘文恭公世恩,试童子时,终日端坐不离席。吴县令李昶亭逢春异之,拔置前列,因出对云:“范文正以天下自任。”潘对:“韩昌黎为百世之师。”又云:“青云直上。”潘对:“朱绂方来。”李决其必贵。后为状元宰相,或赠以联云:“大富贵亦寿考,蓄道德能文章。”

  ◎李申耆应县试

  阳湖李申耆,名兆洛,少即绝特向学。初应县试,县令陈某以其年最稚,而投卷最先,疑而诘之,李应答如流。令曰:“汝即归,不招覆汝矣。通场必无及汝者,招覆非第一不可。汝髫年,初试即盖一邑,非吾之所以期汝也。”遂在厅事书联为赠曰:“他日定成名进士,乃翁真有好儿郎。”

  ◎谭玉生应县试

  番禺陈兰浦征君澧,南海谭玉生舍人莹,皆阮文达公学海堂弟子也。征君所著丛书,朴茂精碻,学湛于经,舍人《乐志堂集文诗略》亦多胎息六朝之作。相传文达节制两粤,以生辰避客,屏驺从,至山寺,见舍人题壁诗文,大奇之,询寺僧,知为南海文童,方应县考者。

  翼日,南海令来谒,文达谕之曰:“君治下有博学童子,我不能告汝姓名,恐近于夺令长之权,代人关说,君自扪索之可耳。”令归,加意物色,首拔舍人,自此文望日起矣。

  ◎县试题为莫春在

  曹益三以山东历城县令阍人起家,入赀为知县,分发江苏,权吴令。某岁县试,索题于幕宾,为书莫、春、者三字与之。曹点名毕,提笔写题纸,乃误书者字为在,众大哗,几至罢考。

  ◎王述庵重游泮水

  青浦王述庵侍郎昶于乾隆辛酉入泮,至嘉庆庚申,适当花甲一周,时年七十有七。钱黼堂学使樾送其重游泮水,箫鼓鸾旗,徧游城市。王乘八人肩舆,花翎蟒服,率领新生诣圣庙,盘辟雅拜,邑令卢某谨随于后而扶掖之。

  ◎县试题指焉为马

  开封武生某少有膂力,好拳勇。咸丰时,粤寇变起,隶左文襄部下,积功至参将。嗣以求改文职,授江苏华亭县令。莅任甫三月,值县试,届期,点名扃门毕,高坐堂皇,礼书以出题请。

  先是,某以不读《四书》,早倩幕友拟题,置之靴筒。至此,徧觅无着,殊懊丧,而应试诸童复索题急。礼书私询之曰:“公尚忆题纸为何字样乎?”曰:“余多忘,仅记有匹马在其中。”礼书乃遍翻《四书》,问是否“百姓闻王车马之音”,曰:“非此马。”问“至于犬马”是否,曰:“亦非此马,我却记此马字不在中不在下乃在顶上。”礼书憬然曰:“得之矣。”乃大书“马不进也”四字。

  某令端详审视,仍不识,曰:“我记得跟在马后者,尚不止此数。”礼书于是计穷,姑妄询之云;“顷见公搜题纸,右靴筒尚未检点,题或在内。”令顿悟,摸之,果得一纸,乃相与展视,则为“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一句,始知其误焉为马也。

  ◎孔宪教为县试老童

  长沙孔太史宪教年四十余时,尚应县试,人呼之曰老童。

  ◎易三短子不得应县试

  长沙易某,曾充善化门丁。(长沙、善化两首县同城。)有子曰易三短子,佚其名,能文而狂。光绪时,拟出应县试,邑人将攻之,开会议于长邑学宫,短子亦至。众有扬言者曰:“长沙一邑,应考者将及三千,苟今岁能得一通秀才,亦未始非一邑之光也。”众以其为易地道,且讥讽也。愈忿,争欲殴之,短子跳而免。众推孔宪教为首,联名传檄通邑,约定童生不出互保结,廪生不填册保送,短子因冒其族人名入场。

  案出,短子竟冠军,众侦知,复控之学院。时督学使者为陆总宪宝忠,赏其文,令仍入场覆试。是日文题为“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合下一节,慨短子之被毁,责诸生之失言也。短子乃为得意语曰“倘不遇宗臣赏识,几遭不白之冤”云云。时众怒已不可遏,群覆卷而起,冲击栅栏,意欲罢考。

  陆不得已,悬牌除短子名,众乃归座毕试。短子随遁往武昌,为郡守某司书札,即陆所介绍也。

  ◎胥吏子应县试

  铅山某富翁起家胥吏,其子将就试,格于向例,虽县署中人均受请托,无他言,而诸生童持不可。百计图之不可得,乃徧与诸出入公门者计之,咸无策。

  一日,有老讼师踵门请曰:“与我二千金,吾为子成之。”翁大喜,乃与为约。讼师则榜门曰:“某人胥吏子,乃赴县试,吾辈必效死与理论,吾愿为之首。有藏得某胥差票者,悉以来,验毕仍给还,并当酬钱三千文。”于是远近义其事,悉以所藏差票呈验。数日,票来略少,增酬五千,已而增至十千。又数日,无有文验者,遂走告吏曰:“汝子出试,无他虑矣。”

  比头场案发,诸生童咸哗然,至县署,群谓某胥吏子宜斥去,且以旧有差票为验。县官顾其子曰:“是有验,无如何?”其子徐自陈家实清白,被人污蔑,请详验之,如实然者,甘受罚。于是令取诸票详验之,则吏名咸系挖补后所填者,乃拍案谓诸人诬陷。诸人持票复自验之,果然,无可置辞,乃皆退。其子遂得终试事,而以二千金酬讼师。

  ◎县试题解

  考试改用策论,而应试者于所出之题,大率茫无所知,盖若辈本未读书也。某县正场首题为“李广程不试治军繁简论”,有父子同应试者,子问父以题解。父曰:“李广程者,其人姓李名广程。不识治军繁简者,不知治军繁简之道也。”

  ◎姚石甫府试第一

  桐城姚石甫观察莹少贫,不能应试,其家惜抱老人给赀,使入场。时童生中惟刘孟涂有名,已县试冠其曹矣。郡试日,太守命诗题,为“大观亭怀古”,姚作五言律百韵,太守大惊,曰:“吾知桐城有一刘开,不知又有一刘开也。”遂以为榜首,入郡庠。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