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卷二)
上 天 竺

  上天竺,晋天福间,僧道翊结茅庵于此。一夕,见毫光发于前涧,晚视之,得一奇
木,刻画观音大士像。后汉乾祐间,有僧从勋自洛阳持古佛舍利来,置顶上,妙相庄严,
端正殊好,昼放白光,士民崇信。钱武肃王常梦白衣人求葺其居,寤而有感,遂建天竺
观音看经院。宋咸平中,浙西久旱,郡守张去华率僚属具幡幢华盖迎请下山,而澍雨沾
足。自是有祷辄应,而雨每滂薄不休,世传烂稻龙王焉。南渡时,施舍珍宝,有日月珠、
鬼谷珠、猫睛等,虽大内亦所罕见。嘉祐中,沈文通治郡,谓观音以声闻宣佛力,非禅
那所居,乃以教易禅,令僧元净号辨才者主之。凿山筑室,几至万础。治平中,郡守蔡
襄奏赐“灵感观音”殿额。辨才乃益凿前山,辟地二十有五寻,殿加重檐。建咸四年,
兀术入临安,高宗航海。兀术至天竺,见观音像喜之,乃载后车,与《大藏经》并徙而
北。时有比丘知完者,率其徒以从。至燕,舍于都城之西南五里,曰玉河乡,建寺奉之。
天竺僧乃重以他木刻肖前像,诡曰:“藏之井中,今方出现”,其实并非前像也。乾道
三年,建十六观堂,七年,改院为寺,门匾皆御书。庆元三年,改天台教寺。元至元三
年毁。五年,僧庆思重建,仍改天竺教寺。元末毁。明洪武初重建,万历二十七年重修。
崇祯末年又毁,清初又建。时普陀路绝,天下进香者皆近就天竺,香火之盛,当甲东南。
二月十九日,男女宿山之多,殿内外无下足处,与南海潮音寺正等。
    张京元《上天竺小记》:
    天竺两山相夹,回合若迷。山石俱骨立,石间更绕松篁。
    过下竺,诸僧鸣钟肃客,寺荒落不堪入。中竺如之。至上竺,山峦环抱,风气甚固,
望之亦幽致。
    萧士玮《上天竺小记》:
    上天竺,叠嶂四周,中忽平旷,巡览迎眺,惊无归路。余知身之入而不知其所由入
也。从天竺抵龙井,曲涧茂林,处处有之。一片云、神运石,风气遒逸,神明刻露。选
石得此,亦娶妻得姜矣。泉色绀碧,味淡远,与他泉迥矣。
    苏轼《记天竺诗引》:
    轼年十二,先君自虔州归,谓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乐天亲书诗云:‘一山
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
上界钟鸣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笔势奇逸,墨迹如新。”今四
十七年,予来访之,则诗已亡,有刻石在耳。
    感涕不已,而作是诗。
    又《赠上天竺辨才禅师》诗: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
    坐令一都会,方丈礼白足。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
    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
    乃知戒律中,妙用谢羁束。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
    张岱《天竺柱对》:
    佛亦爱临安,法像自北朝留住。
    山皆学灵鹫,洛伽从南海飞来。
    ------------------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